Windows 11 的Copilot 现在在后台自动运行,但它仍然是一个网页套壳应用

微软正在通过一系列更新,逐步改进其 Windows 11 上的 Copilot 应用。然而,尽管 Copilot 在功能上不断扩展,它本质上仍然是一个基于网页技术封装的应用程序,这引发了关于用户体验和资源消耗的讨论。

自动启动功能:后台运行更方便

最新的 Copilot 更新为用户带来了更便捷的体验——在登录 Windows 11 后,Copilot 应用程序可以自动在后台启动。这一功能允许用户无需手动启动应用程序即可直接使用快捷方式(如 Alt+空格)快速访问 Copilot。

Windows 11 的Copilot 现在在后台自动运行,但它仍然是一个网页套壳应用插图

此更新还对选项菜单进行了调整。例如,在版本 1.25014.121.0 中,“固定到任务栏”选项已被移除,而其他常用选项(如“打开快速视图”、“固定到开始菜单”和“设置”)仍然保留。对于习惯使用快捷键操作的用户来说,这项改进显著提升了效率。

增强的功能:更深入的思考与多语言支持

更深入地思考

去年 12 月,微软向部分非专业版用户免费推出了“Think Deeper”功能。这项功能依赖于 OpenAI 最新的推理模型 o1 Strawberry,能够提供更复杂、更细致的分析结果。虽然启用该功能会导致响应时间延长,但其输出质量显著提高,更加接近用户的期望。

多语言支持

上周,微软进一步扩展了 Copilot 的语音 AI 功能,新增了多种语言支持,包括德语、西班牙语、印地语、法语等。这一改进使 Copilot 在多语言环境下更具竞争力,特别是在与 ChatGPT 等竞争对手对比时,展现了更强的实用性。

资源消耗问题:网页封装的代价

尽管功能不断增强,Copilot 的本质仍然是一个网页封装的应用程序。这种设计选择带来了一些明显的缺点:

高内存消耗

根据测试数据,所谓的“原生”Copilot 应用程序在运行时会占用 600-800 MB 的内存。相比之下,类似的轻量级工具或真正的原生应用程序通常不会对系统资源造成如此大的负担。

用户体验的局限性

尽管 Copilot 提供了系统托盘集成和快速视图等功能,但它未能完全摆脱网页封装的限制。许多用户认为,与其称其为“原生”应用程序,不如将其视为一个经过优化的网页界面。这种设计不仅增加了资源消耗,还可能影响整体性能。

与 ChatGPT 的对比

微软的 Copilot 和 OpenAI 的 ChatGPT 是当前 AI 助手领域的两大竞争者。然而,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ChatGPT 在 macOS 上的表现更为流畅,尤其是在资源管理方面。这表明,微软需要进一步优化 Copilot 的底层架构,以真正实现“原生”级别的体验。

评论